迈为股份股票投资价值分析
17日中午,迈为股份发布利好消息:公司联合SunDrive转换效率突破26.01%。该效率较双方去年9月发布的25.54%提高了0.53%。
迈为股份是提速 HJT 产业化进程的关键设备商,具有“先发优势”和“整线供应能力”充分受益 HJT 渗透率提升。
其主要看点是:在光伏企业进一步降本增效的内在需求驱动下,HJT电池技术凭借转换效率高、衰减率低、工艺步骤少、降本路线清晰等优势特征,未来有望成为下一代电池片制造的主流技术。
而当前制约HJT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因素是成本过高,因此,现阶段我们跟踪迈为,主要看的是其降本进展情况。
迈为股份降本增效情况
2022年 HJT 产业降本增效路径:通过微晶化来提效,银浆国产化、降低银浆耗量、降低硅片厚度来降本,并通过规模效益来推动整个 HJT 行业的快速降本。预计今年年底HJT组件成本可与PERC接近。
银包铜进展:日本 KE 的银包铜(44%银,48%铜)已经获得了客户的验证,国产银包铜(60%银,30%铜)预计今年6月技术基本达标,三季度渗透率开始提升。
纯银浆料的国产化也在迅速导入,目前 HJT 主力厂商都在批量导入国产低温银浆。预计二季度,国产纯银浆市占率超50%。
银浆耗量:未来导入钢网印刷有望再降低15-20mg银浆耗量(正背面同时用钢网印刷),降幅超预期;同时可提升效率0.1%-0.15%。
钢板印刷不需要更换设备,已有产线仅需升级刮刀头等可以应用,技术更加成熟,性价比更好。预计二季度内,完成客户端的量产性导入。
薄片化:随迈为产品推出,市场主流会从150um转向130、120um,近期已有HJT客户计划在4-5月份做120um的210半片。
增效:公司HJT3.0设备包含N面微晶技术,基于此技术的电池片量产效率有望年内突破25%;双面微晶有望将量产效率提到25.5%,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实现;2023年底至少有一条HJT线量产效率达26%。
迈为股份HJT 整线设备成本今年价格难以下降
目前来看,2022年HJT设备单GW 成本难以下降,预计不低于4亿元/GW。
原因:
1)微晶工艺导入提升成本;
2)HJT 整线需要大量钢材和铝材,原材料涨价压力大;
3) HJT 整线使用的真空镀膜设备零部件(包括真空泵、电源、门阀、薄膜硅等)是与半导体设备商共用的,半导体设备紧俏下,部件交期长,价格难降。
迈为股份订单情况
预计2022年 HJT 整体市场订单规模将在 20-30GW (2021年为8.1GW),2021年迈为获得5.8GW订单,份额为71.6%。
公司2021年取得的 HJT 订单都已收到预付款,将陆续在今年 6 月份之前交付客户。
总体来看,HJT降本推进还是比较顺利,预计今年年底HJT组件成本可与PERC接近,预期HJT订单会在下半年开始爆发。——【 这是当前阶段需要我们重点跟踪验证的关注点】
不利的因素是:整线设备的成本今年不能下降,4亿元/GW,较PERC 整线设备成本(大概是 1.5 亿元/GW)和TOPCon 整线设备成本(大概是2.5亿元/GW)高出太多。
另外,3月11日迈为股份发布了2021年年报:2021年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.95亿元,同比增长35.44%,实现归母净利润6.43亿元,同比增长62.97%。同时,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.00元(含税),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6股。
从公司年报披露的前十大股中看到,睿远基金大笔加仓迈为股份。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,睿远基金持有公司股份1230841股,持仓市值7.9亿元,位列第八大股股东。
截至2月25日,睿远基金持有公司股份1483841股,持仓市值7.95亿元,较四季度末再度增加253000股。
从2021年12月14日,迈为股份发布的定增公告中看到,睿远基金通过定增方式买入了126456股,发行价为645元/股,耗资0.82亿元。
可见,迈为股份的股价回调时,睿远基金进行了大笔加仓。
本文为2468财商网原创文章,作者:2468财商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2468.net/17121.html